www.hzsc.com.cn

浙新办[2006]23号

冷知识!原来这些名人都在钱塘江边居住过

2023-12-03 17:00:00来源:区文广旅体局 小营街道 紫阳街道 杭州拥江发布

钱塘江,浙江的母亲河

千百年来不息的流淌

不仅给浙江人民留下了富庶的生活印记

也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

钱塘江边都有哪些名人驻足过?

这些地方引得无数人纷至沓来

一起来逛逛他们的故居吧

4adb16d8e4c13f66995dce19d304cf1d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在西湖与钱塘江中间一条僻静的石板小巷里,藏着一座看似低调却显赫一时的“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”——胡雪岩故居。 

33a483cd16e3b904abf407ac05454a57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jpg

胡雪岩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“红顶商人”,他的一生跌宕起伏,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。如今,提起胡雪岩,让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他的旧居。这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宅第美轮美奂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整座宅院占地10.8亩,历时整整3年建成,雕梁画栋,富丽堂皇。进入故居,那回旋的明廊暗弄、亭台楼阁、庭院天井、峭壁假山、小桥流水、朱扉紫牖、精雕门楼,无一不精美别致。

故居内还有董其昌、郑板桥、唐伯虎、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,简直就是一座“民间工艺珍宝馆”。

14b2d03666064a123531de0f7ddd0154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这首耳熟能详的七言绝句的作者,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改革家和文学家龚自珍。

ba5b4d952314956f027bb93ff88dcdb6_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jpg

龚自珍出生于杭州。如今在上城区小营街道马坡巷16号,龚自珍纪念馆依旧静静地伫立着。龚自珍纪念馆所在的建筑建于清末,属中式宅院,为清代桐乡人汪维所建“小米山房”,俗称“小米园”。

庭园建筑面积686平方米,纪念馆陈列面积200平方米。跨进精致的门楼,绕过静静的照壁,眼前豁然开朗:小桥流水、松竹梅兰、池塘春草……一股淡雅素静的气息弥漫周遭,心境随之恬静清和起来。

现在,“小米园”本着不改变原状的原则重新修缮,继续向世人讲述着龚自珍的生平故事。

84980ef4e6679772f2343ed01d2c7747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53b22802edfcc9b4ff61306639cd6fa3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大学路场官弄63号有一幢中西结合、风格独特、清丽典雅的砖木建筑,坐北朝南,分正屋和后院两个院落,这里是郁达夫烈士的旧居,系郁达夫亲自选址、亲自设计。

1936年春建成,取名“风雨茅庐”,由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字(现“风雨茅庐”四字匾额为知名书法家题写)。

风雨茅庐对纪念郁达夫这位爱国主义作家具有重要意义,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11ef7fb4ce8e7b99441fb0192d624fe0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钱学森故居位于上城区方谷园2号,始建于清末,当初是作为钱学森母亲章氏的嫁妆归于钱家,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传统宅院。

4ccd3847b699015da5ebe6588a3cf092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png

故居共占地1.3亩,南至方谷园2号,北至小营公园3号。坐南朝北,合院式布置,面阔三间,进深三进,第一进为门厅,第二进为正厅,第三进为后厅,各进之间有天井。主入口位于东南角,天井两侧均设厢房,东侧设有披屋,后天井建有平屋,并设有一口古井。

20世纪60年代及2008年,杭州市政府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修缮保护。该故居于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,2021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协“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”。

过景昙路,沿着严家弄前行100米,右侧矗立着一座江南风格建筑,镂空花墙流露出宁静文雅的气息,夏衍旧居便在此。

夏衍旧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467平方米。

旧居内基本保留了夏衍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此居住的原貌。展厅详细介绍了夏衍生平所作的贡献以及使用的物品。

作者: 编辑:李佳萌